0引言
1946年2月,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前身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鄄城县临濮镇成立,老一辈治黄先驱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启了人民治理黄河的新篇章。为了铭记这段历史,鄄城黄河河务局决定在距离“人民治黄发端之地”鄄城县临濮镇仅一公里之远的苏泗庄管理段内建设一座纪念展厅,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2022年5月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旧址展厅正式建成。
展厅占地约24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300平方米,展览主题为“艰苦创业,治河为民;砥砺奋进,确保安澜”,以展示治河先驱者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人民群众“一手拿枪、一手拿掀”反蒋治黄的斗争场景——“治河初心”主题雕塑为起始,突出人民治黄在此起步特点,系统全面地向大众展现1855年至今的治黄历史及成就,展厅共分为艰苦奋斗、谈判斗争、浴血奋战、新的纪元、继往开来五个篇章。
1 实施背景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鄄城黄河河务局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全面系统地梳理辖区内历史遗迹和治黄档案文献,深入挖掘“人民治黄发端之地”黄河文化。决定建设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旧址展厅,并作为黄河文化的“活”档案向系统内外和社会各界展示,将其打造成繁荣黄河文化研究,促进河地融合,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阵地。
2 主要做法
2.1 做牢“实”字,推动展厅建设有序开展
鄄城黄河河务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展厅建设工作开展,成立工作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并将档案室管理员、苏泗庄管理段职工、年轻大学生等力量吸纳进来,细致划分职责,统筹推进展厅建设工作开展。从展厅选址、布展设计、提炼内容、讲解演练等环节,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一步一个脚印确保“蓝图”落地不走样、不变形。
2.2 抓住“云”字,推动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
为保管好鄄城黄河保护治理实践形成的珍贵文献档案,传承好黄河文化,鄄城黄河河务局通过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建议,组织到兄弟单位考察,决定大力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信息化,利用信息手段为档案管理利用提质增效。
县局积极接入山东黄河档案信息管理一体化系统,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原则开展工作,配置高精度扫描仪对全局文献档案进行扫描建档,同时将档案系统与电子政务公文流转系统挂接,实现了归档文件收集智能化,大大降低了档案员的工作强度,归档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根据职工职责划分查询权限,实现档案查阅“网上办”。在展厅建设期间,建设人员通过内网便可随时调阅相关档案资料,共查询各类档案30余次,节省了频繁登记、检索档案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3 做好“服”字,推动以人为本理念走深走实
鄄城黄河河务局档案室紧盯用档需求,不断拓展档案服务“广度”,立足于为职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展厅建设中,档案室积极做好服务工作,针对档案信息化平台查询不到资料,档案室通过翻阅《黄河》《鄄城黄河大事记》《鄄城县志》《鄄城黄河志》等存档书籍,收集、整理、归纳了大量数据详实的文献资料和历史照片。根据展厅设计规划,针对本档案室未存档的资料,积极联系黄河档案馆,得到了上级档案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为展厅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4 聚焦“活”字,推动档案建设走向多元化
为充分发挥档案作用,挖掘黄河文化的深厚内涵,让黄河档案资源“走出来”“活起来”“亮起来”,讲好黄河故事。鄄城黄河河务局创新思想将展厅建设成“活”档案,除文字、图片展示外还以历史视频,煤油灯、立柱石硪等实物以及讲解员讲解多种形式,系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的早期人民治黄历程,使展厅成为了铭记治黄历史、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此过程中,为了还原沿黄劳动人民呼喊黄河号子使用立柱石硪修堤时的场景[2],档案室通过查询70年代防汛总结、鄄城技术抢险手册等材料,联系上了一批当时修堤的劳动者。在他们的演示和传授下,新一代治黄青年熟练地掌握了黄河号子和多种石硪的使用技巧,并多次在系统内外和媒体面前进行展示,体现出了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3 成效启示
在治黄档案中挖掘“人民治黄发端之地”黄河文化的同时,还挖掘出了“江苏坝保卫战”“马氏父子修堤治河功德碑”等一系列鄄城特有的黄河文化,进一步丰富了鄄城黄河河务局黄河文化底蕴。编排“向阳花开”舞台剧,挖掘女子吸泥船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凝聚奋进力量,并在黄河工会举办的“治黄历史故事情景剧大赛”中获一等奖。注重发挥档案室作用,积极配合鄄城县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布展工作,为其提供了大量人民治黄以来历史资料。
总结展厅建设经验,复制完善该模式,在展厅建成后又建设了鄄城黄河传统治河技艺教育展示基地,以模型的形式展示常见的黄河险情和处理办法,以实际操作的形式展示栓打家伙桩、黄河号子等传统技艺;建设了王化云治河文化展区,缅怀王化云治黄事业、传承和发展老一辈治黄先驱们的伟大精神,与展厅共同组成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旧址文化苑。自建成后,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大河记忆”“大河壮歌”黄河治理文化推介会,向社会各界宣传了黄河文化。截至目前,文化苑共接待系统内外多家单位20000余人参观学习,竖起了新的文化地标,展现了黄河人弘扬革命先驱“筚路蓝缕、治河为民”的大无畏精神,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当中,在全社会营造出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热潮。
下一步,鄄城黄河河务局将大力推广“档案室+”模式,深入挖掘档案资源,发挥档案航标灯作用,讲好黄河故事。为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延续黄河文化脉络作出更多贡献,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李烨 高慧)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