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河神兽小夏:坐看长河万古流

山东黄河河务局门户网站 时间:2025-6-17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6月17日讯   

大清河畔 初试啼声

洪武年间,天下既定。

石匠捶打声惊醒了千佛山的晨雾,我的身躯在老石匠的凿子下渐渐成形,他用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的纹路,喃喃道:“求神兽呈瑞,盼万世恒昌,镇我大清河安澜。”阳光透过作坊的窗棂,在我尚未打磨光滑的背脊上投下斑驳的光,空气中弥漫着石灰与桐油的气息。

待我被雕刻完毕,已是仲秋时节,山东布政司驻地自青州迁来济南已有大半年,这座城日益熙攘繁华。数十位精壮汉子用藤索将我抬上牛车,沿青石板路向河边行去,河畔早聚满了百姓,孩童们好奇地围着我打转,老人们则合十祈祷。随着号子声起,我被缓缓沉入大清河的中流,河水冰凉刺骨,瞬间包裹了我,细沙与青苔很快覆上我的脊背,唯有一双眼睛,永远睁着,望向水面之上的人间。

图1

从此,我成了这河的一部分。春柳蘸水时,我看撑篙的渔夫唱着渔歌掠过;秋雁南飞时,我听运粮的漕船摇橹声悠悠远去。济南府的百姓唤我“龙子趴夏”,却不知我早已在水流的滋养中生出了灵智,我欣赏过前朝大家笔下的鹊华秋色,远观过“阔数十里,平吞济泺”的大明湖,嗅过城里荷花的清香与泉水的清冽,日子就这样流淌了数百年。

小冰期来得猝不及防,正德年间的一个冬天,河水竟冻得比石板还厚,更可怕的是,开春后上游的积雪骤然融化,大清河水位暴涨,浑浊的河水拍打着我的身躯,发出沉闷的轰鸣。“神兽显灵!”岸上的百姓们跪在冰面上,朝着我的方向磕头。我拼尽石身里的灵气尽力压制住水流,引导着洪峰绕过最险要的堤段。待洪水退去,岸上百姓重新燃起炊烟,我忽然觉得这百年的沉寂,原是值得。

朝代更替的烽火,剪辫易服的令旗,扶老携幼的惨状……我在河底静默地看着,尘世变幻起起落落。我的石身渐渐被河泥覆盖,唯有双眼,依旧透过水波,望着岸上的人来人往。我知道,只要这河还在,我便要守着,守着这方水土,守着这人间烟火。

黄河夺道 沧海桑田

咸丰五年的夏天,黄河发了大水,听闻河南的铜瓦厢被黄河一鼓荡平沉入河底,一河狂涛由决口倾泻而下,不久之后黄河便夺了大清河道,一路向东浩荡入海。当黄河水冲进大清河时,我只觉得整个河床都在移位,细密的黄沙裹着巨石,狠狠地砸在我身上。奔流了数万年的长河,携着西北的豪迈与中原的浑厚将我包裹,我的黄河生涯自此启幕。

河岸上的泺口渡口依旧热闹繁华,南来北往的商船在此停靠,黄河号子声取代了昔日大清河的渔歌。我看见码头边竖起了高高的望楼,纤夫们赤着上身,拉着沉重的货船在河滩上跋涉,他们的号子声震得河水都在共鸣。岸边的货栈里,堆放着来自江南的丝绸、淮北的煤炭,还有本地的棉花。夕阳下千帆竞发,船工们齐声唱着:“泺口渡,通九州,黄河水,载金流。”我躲在水下,看着这番热闹景象,石缝里似乎也染上了人间的烟火气。

 此后又是几十载的岁月,在清末的风雨飘摇中,我身旁的泺口险工开始修建,河工们用柳条编成埽,用石块压重,在河岸筑起一道道堤防。数年之后,泺口黄河铁路大桥通车的汽笛声,刺破了清晨的薄雾,巨大的桥墩深深扎入河底,离我不过数十丈。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庞大的钢铁造物,火车驶过桥面时,整个河床都在微微震动,像是大地的脉搏。火车头喷出的白汽飘在河面上,与晨雾融为一体,岸上的百姓们欢呼着,挥舞着旗帜,那是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图2

时间来到1958年,那年夏天,黄河爆发了罕见的大洪水,解放军战士和百姓们肩并肩,用沙袋加固堤坝,口号声、挖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我能感觉到,岸上的人们与我,与这条黄河,早已结成了一体。当洪水终于退去,阳光重新洒在堤坝上,那时我还不知道,几十年后,我会与这个新时代再次相遇。

又见天日 神兽焕新

当现代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是有些不知所措的。很快,考古人员和文物专家赶到了现场,他们小心翼翼地清理我身上的泥土,我听见他们议论:“看这造型,应该是明代的镇河兽,保存得这么完整,不容易啊!”阳光暖暖地照在我身上,数百年后我第一次完整地看见济南的天空,远处的鹊山、华山,依旧如元代画家笔下那般青翠。

我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人们按照我的模样放大了数倍,雕刻了一对新的“黄河神兽”,让它们驻守在大堤旁,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而被我放入了博物馆中,以另一种形式向世人讲述着护河的故事。后来,有人以我的形象设计出了“神兽小夏”,几百岁高龄的我在这个新时代以一种全新的形象“活”了过来。

图3

我拥有了各种各样的形象,“安澜小夏”“财经小夏”“保密小夏”“档案小夏”,他们说这些代表了黄河治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人们还做出了各形各色的作品,纸杯、帆布袋、钥匙扣、书签,还为我拍摄了视频、设计了沙画。我似乎,走入了另一种文化氤氲的烟火气中。

有时,我还是会想起石匠刻我时的晨光,想起小冰期的刺骨严寒,想起黄河改道时的惊涛骇浪,想起灯影桨声里的渡口,想起铁路大桥上的汽笛,想起1958年抗洪时的号子。数百年的时光,在我石身的纹路里静静流淌,而这片土地,却在岁月的冲刷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是镇河神兽小夏,是数百年河道变迁的见证者。我曾在河底守护安澜,也曾在岸边凝望繁华。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黄河水面,洒在黄河神兽的雕塑上,我知道,属于我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这万古长流的黄河水,永远奔向充满希望的明天。(张嫣然)

编辑:田光 录入:李璐 审核:陈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