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28日讯 时光无言,大河为证。转眼盛夏已至,蝉鸣声中,灼热的风掠过枝头,将春的尾声轻轻拂去。
2025年上半年,利津黄河河务局聚焦黄河保护治理的中心工作,砥砺弘扬法治精神,持续深化协作机制,全面提升执法效能,一幅人水和谐、生态文明、法治安澜的“幸福”美景在黄河之畔徐徐铺展。
精准普法 法治理念入人心
人人皆知法,则天下大治矣。为营造沿黄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利津黄河河务局以创新之笔,书写普法华章,让黄河保护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与民携手,拓宽普法广度。该局以“法律九进”为抓手,构建全域覆盖、精准滴灌的普法格局。从“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进集市、进校园、进企业等一场场普法活动有序开展。该局还联合利津县河长办、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彩页,向群众多维度、多渠道普及法律常识。累计开展“法律九进”活动20次,出动普法人员6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000份、普法宣传品800份,真正让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深植于沿黄群众心中。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开展普法宣传(徐万昌 摄)
优化载体,深化普法实效。该局创新普法形式,拓宽普法渠道,秉持“小切口展现大主题,身边事诠释硬道理”的理念,积极探索云端普法新赛道。以黄河水政监察工作为蓝本,从执法人员的专业视角出发,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精心打造了《破碎的发财梦》《守护黄河 法治同行》等系列普法微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微视频平台轮番展播,观看人数超千次,通过轻松有趣的叙事方式,让沿黄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凝聚起爱护黄河、保护黄河的强大共识。
强基固本 严格执法强监管
徒法不足以自行,高素质的水行政执法队伍是从“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的坚实保障。半年来,利津黄河河务局持续锻造执法铁军,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力保障了利津黄河河道水事秩序稳定有序。
勤学苦练夯实内功根基。开展“日日学、月月比、半年考”执法能力提升活动,组织水政执法人员系统学习水法、黄河保护法、水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涉水法律法规规章,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考核测试等形式,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执法能力;举办庭审观摩、案卷评查、模拟办案等执法人员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开展水政军事化训练,队伍宣誓、团队竞技,塑造执法队伍新形象。
组织水政人员开展庭审观摩活动(徐万昌 摄)
强化巡查提升监管效能。坚持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落实巡查责任,半年来累计开展河道巡查145次,巡查里程2.25万公里,出动执法车辆220车次,出动人员800人次,现场制止违法行为15起,立案5起,结案5起,结案率100%,清除违法种植树株500余棵;运用科技赋能实施黄河主河道与刁口河备用入海流路立体巡查。扎实开展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专项行动、黄河流域非法采砂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河湖“清四乱”更加常态化规范化,利津黄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齐抓共管 协作平台深扩展
众力并则万钧举。守护母亲河,离不开多部门的勠力同心。半年来,利津黄河河务局主动作为,持续深化与司法机关、涉河执法部门的协作联动,依托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平台,凝聚起更加坚实的护河合力。
伫立黄河故道堤岸远眺,路旁“黄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综合修复基地”的标识牌在晨光下熠熠生辉。修复基地中,万千新植的树苗迎风轻舞,如同无数托举希望的小手,在广袤的大地上勾勒出生机勃勃的画卷。
今年以来,该局与地方法院、检察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建多元共治格局,以生态恢复性理念建设集“实践教育+生态修复+法治宣传”于一体的综合修复基地,让“破坏—追责—修复—教育”全链条治理模式守护母亲河每一寸肌理。
召开第一届“滨滨有利 河青水兴”跨区域联动执法工作会议(王霖 摄)
司法联动再添新绩。与利津县检察院召开“检察公益诉讼”专题研讨会,深入挖掘“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协同效能;联合利津县公安局完善案件协作机制,细化行刑衔接流程,重点突破案件移交、证据固定、信息共享等关键节点,构建涉水违法案件刑事查办全流程闭环体系。
区域联动再谱新篇。携手上下游、左右岸召开第一届“滨滨有利 河青水兴”跨区域联动执法工作会议,汇聚执法骨干共商执法大计、共筑法治防线,推动执法模式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转变,携手书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执法协作新篇章,为黄河安澜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续远行。站在新征程上,利津黄河河务局将坚守法治信念,扛牢责任担当,奋楫笃行,锐意进取,以法治护航利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徐万昌 崔昊天)
编辑:田光 录入:张琳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