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29日讯 时光见证奋斗,足迹闪耀征程。
翻开2025年上半程的治黄篇章,郓城黄河人攻坚克难的身影处处可见。防汛前沿枕戈待旦、人才活力竞相涌现、经济发展逆势前行……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都在诉说着砥砺奋进、承压前行的治黄故事。
郓城河道
早谋快动 打好防汛备汛提前量
防汛备汛,思想是第一道防线。
今年4月,郓城黄河河务局及时跟新了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名单,并积极与驻地政府对接,以县政府名义印发了《郓城县黄河防汛职责》,进一步厘清压实各成员单位防汛职责,实现责任落实全覆盖。
“杨集险工坦石蛰陷1处,伟庄险工水沟浪窝1处,缺失土方20立方米……”在防汛办公室,一份详实的排查整改汇总表映入眼帘。据防办主任李天宇介绍,自3月份以来,该局技术人员已对辖区28公里堤防及4处河道工程进行了拉网式普查。在他看来,每年提前开展的隐患排查,就是为了将风险消除在未发之时。
6月6日,坐标定于杨集上延控导工程。郓城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县水务局防汛抢险队、蓝天救援队三方90余名精锐严阵以待。伴随县防指领导现场指令,一场融合工程抢险、水域救援、应急指挥等多科目实战演练打响。
手硪打桩科目
“此次演练有效检验了“1+N”多元抢险队伍快速集结、险情研判、协同作战和现场处置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该局分管副局长罗永平总结。
一项项预案的修订完善,一条条责任的压紧压实、一次次贴近实战的淬炼提升,为河务部门及成员单位防范应对风险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防汛备汛工作根基更牢、底气更足。
满弓劲发 勇挑大梁练尖兵
人才,关乎治黄事业成败,更是郓城黄河未来的希望所在。
近年来,郓城黄河河务局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通过开展业务比武、技能擂台赛、青年知识微课堂、雏鹰入门仪式等多种举措,着力补齐不同人才梯队的能力短板,引导其在工作实践中长见识、挑大梁、当主角,加速推进治黄青年成长成才。
6月27日,郓城黄河苏阁引黄闸。2025年“技能兴菏”水工闸门运行工技能竞赛正紧张进行。镜头所及,参赛人员头戴安全帽,严谨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精确依据上下游水位及流量确定闸门开度,熟练进行闸门启闭操作……每一个动作都严谨规范,尽显专业素养。
作为市级一类赛事的承办单位,该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人才培养经验,创新交流机制,为参赛选手搭建了切磋技艺、共同提升的平台。
闸门启闭操作
而“硬核”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坚持融合创新、破立并举,才能让人尽其才的活力持续迸发。今年5月下旬,郓城黄河河务局迈出深化“河校合作”的关键一步,与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举行了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此举旨在依托“河校”双方优势互补,为郓城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方寸之间,耕耘万千;一笔一划,皆是成长。
在这片治黄热土上,正有一批批年轻人扎根岗位,将青春献给了黄河。他们是抢险尖兵,在与洪水搏斗的紧要关头,每一次精准抛石,每一次呼喊,都是对职责使命最生动的诠释;他们是巡查利剑,在平凡的日夜坚守中,用脚步丈量堤防,以专注与担当守护着母亲河的“最后一公里”;他们是法治卫士,在每一次水政执法行动中,依法亮剑,坚决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用心守护着一方碧水清流。
积势蓄势 走好开源节流发展路
经济是保障治黄事业发展的“压舱石”,然而近年来,郓城黄河河务局经济基础薄弱、经营创收难、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日益凸显,犹如一柄悬顶之剑,成为其面临的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挑战。
区位条件既定,环境约束趋紧,郓城黄河河务局的经济发展之路,究竟靠什么去“节”?又凭何处来“挣”?这成为破局的关键之问。
“要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控非必要非刚性支出,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切实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在2025年治黄工作会议上,该局负责人李百再次明确方向、定下基调。“既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也要主动出击、抢抓机遇,以超常规思路破困局、谋发展。
“抢抓一切可用的机遇,紧盯一切可行的项目!”全局上下迅速响应,聚焦“节”与“挣”,多路并进。
——以“节”为要。直击痛难点,深入开展经济发展“大讨论”、节本增效“大研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措施,建立完善动态节约机制,汇编内控制度34项,并将创收任务指标细化分解至各基层单位,将个人利益与单位发展紧密捆绑,实现创收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责任。
——以“水”为基。加强供水精细管理,着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最大限度提升综合效益,为全县防汛抗旱、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引水督查
——以“跨”为机。强化辖区内涉河项目监管,确保规范管理行为,保障运营安全。高标准推进河道采砂项目监督和管理,实现河道资源保护和开发有机统一,助推县域生态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
“节”靠精细管理,“挣”凭坚定信心。目标书于纸上不过寥寥数行,落实之路却是艰辛万难。经济发展的密码,深藏于全局上下“一盘棋”的合力攻坚之中,纵是涓滴之力,但终将汇成磅礴江海,托举千钧之担。
大河奔涌,发展永续。郓城黄河人的奋斗故事还在上演,他们以坚实的足迹守护着大河安澜,为打赢高质量发展翻身仗积蓄力量。迎着喷薄的朝阳,郓城黄河的明天必将越来越美好。(亓飞)
编辑:田光 录入:张琳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