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8月6日讯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立善法,促善治,是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底气与保障。
“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槐荫黄河河务局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打造多彩槐荫黄河为目标,不断建立健全普法工作体系,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普法活动,多措并举助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谱写了槐荫黄河法治建设的崭新篇章。
普法有纲:绘就八五普法“一张图”
纲举目张,行稳致远。制度是保障普法工作有序推进的根基。
2021年,槐荫黄河河务局相继印发《槐荫黄河河务局关于印发“八五”普法规章制度的通知》和《槐荫黄河河务局关于印发<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了普法责任清单,制定了重点工作内容,为“八五”普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随后,该局成立“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局招募普法志愿者69名,在沿黄企业、学校、“双报到”社区等聘任普法志愿者6名,在沿黄街道、乡村聘任村级普法联络员24名,进一步整合了各方力量,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普法网络,为普法工作筑牢了充实的人才队伍基础。
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生态环境日志愿服务活动(冯健 摄)
这些坚实的制度支撑与充实的队伍保障,如同为“八五”普法工作插上了双翼,让法治宣传教育得以在槐荫黄河沿岸更精准、更深入地开展,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奠定了稳固基础,也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护航。
普法有声:奏响法治宣传“最强音”
黄河万里起波澜,普法声传两岸欢。该局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国家宪法日”等节点为契机,多层次、多维度开展普法活动,让法治强音在黄河两岸久久回响。
2023年3月,睦里清源河畔春意盎然,一场别开生面的“公检法河”联合普法活动吸引游人驻足,车载巡回法庭现场答疑,普法志愿者手持黄河保护法手册穿梭人群,“法律咨询台”前互动热烈,这种“沉浸式”普法方式让法治宣传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开展公检法河联合普法宣传(于金鹏 摄)
2025年水周,来自由河务系统和“双报到”社区组成的联合普法团走进饮马小学,开启水周普法课堂,现场老师讲解生动,学生抢答踊跃。授课尾声,一场以“关爱母亲河”为主题的彩绘活动接续进行,学生们以画笔为媒,将保护水资源、治河愿景呈现在作品中,通过“以案释法、以艺普法”等形式,让法治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童心。
自“八五”普法开展以来,该局累计出动宣传小分队56支,发放普法宣传品7.4万份,设立法律咨询站12处,悬挂宣传横幅、书写宣传标语、张贴宣传画560条(张),发表宣传报道389篇,沿黄受教育人数达16.7万余人次。法治的种子随春风播撒两岸,正于黄河岸边生根发芽,绽放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绚丽之花。
普法有道:打造齐抓共管“一盘棋”
握指成拳,协同发力,打造齐抓共管“一盘棋”。
2024年11月,《黄河流域(槐荫段)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实施意见》以河长办名义印发。为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形成治河合力,槐荫黄河河务局积极推动河地融合,坚持主动走出去,与地方政府、公检法司等16个部门建立水行政执法协作平台。从普法联盟到智慧监管再到联合执法,推动黄河治理保护从“单打独斗”迈向“齐抓共管”新格局。
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河地共商黄河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明确了各方职责,实现了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在联合普法方面,该局不断加强与地方司法部门、社区等单位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宣传形式,扩大了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黄河保护共识更加深入人心;在联合执法过程中,与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跨区域、跨部门的水事违法案件进行协同查处,有效解决了执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联合公检法组织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于金鹏 摄)
五载耕耘,法治硕果满枝头。槐荫黄河河务局以普法之“实”筑牢多彩槐荫之“基”,以法治之“笔”描绘人水和谐之“卷”。今后,该局将继续以黄河保护法为纲,探索“智慧普法”“精准普法”新路径,让母亲河在法治护航下愈发多姿多彩!(于金鹏)
编辑:田光 录入:张琳 审核: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