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2日讯 2023年汛期,山东省黄河干流出现1次洪水过程,各水文站最大流量在4190~3730立方米每秒之间。大汶河流域出现2次洪水过程,戴村坝站最大流量763立方米每秒。在水利部和黄委的正确领导下,山东黄河河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要求,对标对表水利部、黄委安排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锚定“四不”目标,贯通“四情”防御,落实“四预”措施,绷紧“四个链条”,扎实开展各项防汛工作,有力确保黄河、东平湖、北金堤防洪安全。
坚持“横向到边”与“纵向到底”相结合 彰显防汛责任落实新成效
积极主动向省委省政府汇报黄河防汛形势、开展工作与存在问题,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就黄河防汛工作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开展检查,专门组织召开黄河防汛有关事项专题协调会,专题研究解决黄河防汛存在问题;多次与气象、应急、水利等省防指有关成员单位沟通联系、交流座谈,进一步厘清理顺各自黄河防汛职责,积极推进建立沿黄9市黄河防汛照明运行维护及电费保障长效机制;督促指导沿黄各市首次以政府文件印发《黄河防汛职责》,进一步法治化、明晰化、具体化各级行政首长、防指成员单位黄河防汛职责;组织沿黄各级开展行政首长黄河防汛培训50余次,使行政首长知责、明责、担责;严格落实防汛“三个责任人”,组织对近50%的行政责任人履责情况进行抽查;首次在沿黄25县(市、区)开展防汛布防体系建设,构建组织、力量、料物、设备、技术等防汛全链条责任体系;组织省黄河防办各成员部门(单位)赴分包市县河务(管理)局对接防汛工作;进一步细化实化山东黄河职工全员责任清单;健全不同洪水量级下机关职工定向精准下沉机制。
坚持“外练技能”与“内修理论”相结合 释放防汛队伍提能新活力
组织开展涵盖11个科目、全流程展示防汛调度全过程的山东黄河防汛调度演练,省政府领导到演练主会场观摩指导;首次组织开展8支专业机动抢险队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抢护各类险情的山东黄河防汛抢险技术展演,重点展演“三新”技术在黄河防汛抢险中的应用;首次创新性开展山东黄河防汛专家研讨暨授课比赛,将授课比赛与研讨交流有机结合,成功选出8名业务水平过硬、表达能力突出的“山东黄河优秀防汛授课专家”;为达到以赛促学、以赛提能的目的,举办山东黄河防汛知识竞赛,对竞赛全过程进行视频直播,线上直播收看人数超万余人;组织参加2023年黄河防洪调度演练,重点演练我局防汛信息化、现代化水平,通过5大活动的开展,有力有效促进各级干部职工强化防汛知识学习、苦练防汛抢险技术,不断提升防汛抢险技术支撑能力。深入开展全员防汛业务能力提升、“送技到基层、服务零距离”靶向提能专项活动,针对各单位防汛工作存在的短板及需求,通过专家授课、集体培训、“面对面”答疑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各级防汛工作履职能力。
坚持“先发制人”与“实用为王”相结合 培育“四预”措施新动能
预报方面:与山东省气象局联合研发“黄河山东段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大汶河、金堤河、伊洛沁河较长预见期(7天)降雨预报;迭代升级黄河干流、大汶河、东平湖三个预测预报模型,结合自主创新的“瞬时单位线”法,牢牢把握流域“降雨-产流-汇流-演进”规律,汛期大汶河两场中小洪水流量预估误差控制在100立方米每秒左右,老湖最高水位预估误差控制在0.07米以内,洪峰流量、洪量的预报结果均为优秀。预警方面:依托智慧山东黄河防汛平台,实现预警提醒信息“一键直达”,在调水调沙期间向沿黄五级责任人发送预警提醒信息1万余条。预演方面:研发济南窄河段及东平湖数字孪生系统,初步实现洪水预演。预案方面: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修订印发《山东省黄河防洪预案》等预案方案;组织开展县级防洪预案编制试点工作;摸排黄河山东段中常洪水时防守重点59处,大洪水时101处,并按照“一点一策”原则编制防守方案,不断提高各类预案方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坚持“韧性治理”与“智慧赋能”相结合 打造防汛信息化建设新亮点
提档升级智慧山东黄河防汛平台,开展山东黄河防汛电子布防体系建设试点,实现防汛要素动态感知;建立完善视频水位自动观测等3个算法,水沙分析、冲淤计算等10余个模块,建立涵盖60多类防汛基础信息及洪水期间工情统计的防汛基础数据库;编制防汛“一张图”,初步达到工程信息、防汛责任、物资、队伍等防汛全要素一体化展示、一站式管理,为决策调度提供快速准确依据;充分依托“三个全覆盖”建设成果,通过无人机自动巡航、视频监控“一键巡河”“轨迹巡航”等对河道、滩区等全区域进行多角度、无错时、全方位巡查,累计完成“天空地人”立体化巡查任务10万余次,确保了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持续完善智慧山东黄河防汛平台险情管理模块,实现险情报批、分析、处置等全链条闭环处理,确保数据随时随地可视、可查、可追溯、可分析;完善山东黄河防汛值班信息系统,实现当日值班人员、实时水情等信息自动更新及可视化呈现;借助遥感手段实现河势主溜线自动提取、解译;开展水位自动观测系统升级换代,更新90余处遥测站点硬件设施,升级遥测远程存储数据库与传输软件系统;建成全河首座物联网水位站(盖家沟站),创新性将双探头压力水位计用于黄河水位观测。
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 夯实防汛基础新根基
首次制定印发《省黄河防办防汛信息共享办法》《北金堤(山东段)水闸防洪调度管理办法》《山东黄河汛期亮化工程使用管理指导意见(试行)》,规范省黄河防办成员部门(单位)信息共享、北金堤山东段水闸防洪调度管理和亮化工程使用管理;结合防汛实践,修订印发《山东黄河防汛应急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应急项目管理;结合防汛值班实际,修订《山东河务局防汛值班管理办法》及《山东河务局防汛值班一本通》,促进防汛值班规范化、流程化管理;组织开展金堤河北排流路、长平滩区入黄支流、东平湖南排流路等调研,首次绘制出“北金堤水闸北排流路现状图”“长平滩区入黄支流流域图”、“东平湖南排流路图”等10余份图集,全要素展示调研成果、填补流域管理地图空白;推广“1+N”多元力量参加黄河防汛抢险和多渠道保障防汛物资试点经验,共落实社会应急救援等多元力量2.2万人,构建472家社会生产企业数据库,代储物资及其替代品共7大类67小类,落实大型抢险机械设备980台套;与省应急厅建立了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应急物资装备统筹调用机制;在8个市局各建成1处防汛抢险演训基地;建立健全市局-省局-黄委信息报送机制。
坚持“时效为王”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取得防汛宣传新突破
规范防汛信息报送模板,汛期每周主动向黄委报送防汛工作动态;在防汛关键期,对内,建立《防汛关键期每日快报》,将上级领导重要活动、重要文件、重要工作开展情况等信息汇总整理,报送相关局领导掌握;对外,与应急厅、水利厅等省防指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实现信息互通。不断丰富防汛工作宣传方式,中央及省部级媒体聚焦防汛工作,跟进发布多篇报道,在系统内外均取得较大反响;开设“备汛筑基”“迎汛保安”“出彩防汛”等防汛专题宣传板块,在各级政务内外网全面、系统展示防汛工作亮点,目前已发布600余篇信息。
下一步,山东黄河河务局将持续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防住为王,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以防洪保安的实际行动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防洪安全保障。(程宇阳)
编辑:田光 录入:徐文彪 审核:陈宁